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比09年增长了20万,表面上看大学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因此,有很多学生或选择继续读书深造,暂避锋芒;或选择“国考”,以求一劳永逸。然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12月9日下午,我校在体育馆举办了泛西南地区高校201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当天会场内人流攒动、人声鼎沸。来自北京、深圳、福建、武汉、杭州、长沙等地约160家企业进场招贤募能,怀化、张家界及吉首等地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特意前来应聘。在见面会上笔者就感受到了“变化”的氛围。
毕业生:宁愿“回流”,也不当“蚁族”
曾几何时,杀入一线城市是有志青年的梦想。然而,随着物价上涨,房价蹿升,就业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催生了“蚁族”这一群体。他们毕业后因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据统计,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一项调查显示,某地2009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平均月盈余627元,22%为“月光族”,8%为“负翁”,有三成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仍入不敷出。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回家乡发展成为了部分毕业生的共识。
在招聘会现场,接受访问的过半数应聘者都表示,愿意回到家乡工作。来自我校资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胡同学告诉记者,他投了5份简历,其中有在东南沿海工作的,也有在家乡的,但他更偏向后者,父母身体不太好,离得太远放心不下。而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出身的李同学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忧,她家境殷实,回到家乡是因为父母人脉广,好找工作,生活环境也比较熟悉,没有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压力。当笔者问到大城市对她难道不具吸引力时,她坦言道,“现在二线城市的生活设施越来越完善,生活得相当舒适”。来自商学院的刘同学说,“曾经也是非大城市不去的,可离毕业越近,就业压力越大,人也越现实,还是先就业吧。”从张家界校区赶过来的夏同学也表示,上海北京的消费太高,作为毕业生负担不起。
上述现象的产生或许是由于现实就业压力所迫,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随着大城市人才井喷,二三线城市或许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二三线城市的人才饥渴现象,使得“回乡热”正好填补了城市发展的不足,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招聘单位:放低门槛,不再那么“专业”
过去,用人单位总会在招聘要求方面对应聘者的专业、性别等一再加以限制。可在此次供需见面会上,笔者却发现用人单位逐渐放低了门槛,不再那么“专业”。
长沙市天心区县雨林幼儿园的招聘人员告诉笔者,尽管他们的职业比较特殊,是从事幼儿教育,按工作的需求来说是要多招募女生,但对于那些前来投递简历的男生,他们也会予以考虑。还有中投证券有限公司,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他们那位面带笑容的男士却幽默地说道:“我们更鼓励女性朋友加入到我们证券事业的大军中来,一起奋斗、一起努力。这样也才会有挑战性”。长江江南美景装饰公司的招聘人员也表示,虽然装饰行业应用性很强,对设计、搭配等方面也有特殊要求,但他们今年的招聘已不再像往常硬性要求美术、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接受应聘,而是将条件放宽至有相关经验或是有相关技能的学生也可参与。永顺电视台的招聘人员更是直接说道:“专业是否对口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看录用后各方面的表现”。他们不再局限于新闻专业的学生,像工商管理、英语等专业的也会给予机会。
这种改变不仅扩大了应聘单位招聘面,而且为大学生就业拓宽了就业平台,使其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
专家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打造自我
面对竞争的激烈,社会分工的纷繁复杂,要想在当今社会谋得一席之地实属不易,特别是对即将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在此次泛西南地区高校201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笔者就发现,有些应聘者虽手执简历,但脸上都流露着困惑、迷茫。
记得谷歌前总裁李开复在《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中对大学生有过这样的忠告:“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那种自信与渴望恰巧就是市场所需要的。
现在,有些大学生在就业、择业上存在一个误区:总以自己为主体,自我为中心而忽略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然而用人单位择才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若想受到青睐,就必须学会“迎合”他们的需求。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副主任徐晓慧也曾多次提到:我们大学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来打造自己,用“沟通”搭建好一座连接彼此的桥梁,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把自己真正地推销出去。
其实,大学生就业并非难事。就像徐主任所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相信只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位置,并持续不断地付诸努力,每个人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