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凤飞文苑 -> 正文

历史是个传奇话本

作者:张建永  来源:校报   时间:2020-12-04  点击:

与湘籍著名作家,湖南《芙蓉》杂志原主编颜家文先生约好,今天哪都不去,就去杨梅竹斜街感受一下当年沈从文初到北京的生活地儿。俩湘西佬就这样约定了,到了暗号接头的地方,见面不用寒暄,握手不用拥抱,就一路侃大山,侃到北大红楼,侃到五四青年墙,然后侃着侃着居然侃到京师大学堂旧址!


这个地方令我激动。父亲曾经告诉我,我的外公是京师大学堂商科毕业的。百年血脉就这样一下子走通了。到了外公读书的地方能不朝拜一把吗?


可进得院子,满目凄凉。这哪还有半点学校的影子,当年那个荟萃中国精英的地方,居然就是一个大杂院。我去过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维也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每所大学的年纪都是京师大学堂数倍,可是,这些大学创始之初的模样、精神基本保留下来了,在这些校园的角角落落都能嗅到浓郁的思想气息,文化传承中的稳定性巍然如泰山。而我们,初心何处断难找寻。想到此,不禁唏嘘不已。


唏嘘归唏嘘,替古人担忧也就是一阵子。找到外公念书的地方也算了了心中夙愿。敬一瓣心香告慰祖先,再顺带告诉一声,我的俩外孙,您的重重外孙都降临在您读书的地方,都在京师,大家都在一起,祈祷天佑我家。


话归正传,我们还得找杨梅竹斜街酉西会馆。对这条街这座会馆,但凡识得几粒字的湘西人都知道,那可是湘西的“驻京办事处”。200多年前,湘西有识之士就集资在北京修了这个大院,接待来访官员、商客和求学之士。


就是这个地方,我们心中念念系之的沈从文经过19天艰难跋涉,来到北京的第一个歇脚之处,是这个湘西杂牌部队走出来的青年的立锥之地。那以前,沈从文在一个青年工人“蛊惑”下,被五四浪潮席卷,决心要到北京来,要考北京大学。承接沈从文这一宏愿的就是杨梅竹斜街 61号的酉西会馆。


别说杨梅竹斜街这个名字有点别扭,它不长的街道却是皇城根儿下绝不简单的一条小街。在清末民初年间,这条街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特别是文人雅士,官员贵胄,英雄豪杰,没事儿串这胡同,那都是高雅之举。当时国内最大的书局都在这儿,什么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真正是紫气东来,人文荟萃。


这都不算,那一水儿在中国文化史上,或者说在中国近现代维新变法,锐意进取的思想者,差不多都会出现在这条街上。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鲁迅、郁达夫、梁实秋……或倜傥前行,或指点江山,或辩难时局。不说别的,就凭这些角儿刻印在杨梅竹斜街上那些看不见的历史足迹,这真算得上是中华民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走向现代社会的文渊之地。


沈从文就奔这儿来了的。可是他一文不名,文化底子又太薄,北京大学考不上,家乡那种打烂仗又不是他所愿。进退维谷间,他姐夫田真一来看他。他和姐夫那一段关于时局和前途的争论,可清晰感受到沈从文的天真和对理想的执着。


就这样,这个不撞南墙绝不回头,撞了南墙也绝不回头的湘西犟牛,凭着湘西人那股子韧劲,愣是在酉西会馆这个地方,冒着零下二十几度严寒,窝在被窝里,一边瑟瑟发抖,一边把湘西记忆转化成优美文字,以此把遗落在穷乡僻壤差不多快要被时代挤压成沉积岩的区域文化展示出来。这些文白夹杂又融进本土方言的文字,生动地记叙了沅水流域两岸人民的哀乐悲欢。可以说,沈从文是掏心窝子用自己生命之“秤”把“过秤”以后的湘西生活和人性,讲述给世界。每一份人性标本都在沈从文独特情怀中浸润渥堆发酵,以独有的“沈氏”风格,为世界人民描摹了一幅湘西长卷。这是一幅大美至善的画卷,无论时间和风雨都无法使其褪色和失语。


可是,杨梅竹斜街却在世风剥蚀之下凋零了。它并没有因诞生过伟人而与天地长存。文化的急功近利和虚无主义,导致了我们检点家底的时候,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这一倒差点让我们找不到酉西会馆和沈从文居住过的房间。


好在一个记者出身的朋友刘明正好前段时间来考察过,颜家文老师和他联系后,按图索骥,费老大劲才钻进了一座黑咕隆咚凌乱不堪的大杂院里。一位据说也是吉首人的饶先生接待了我们。


绝对震撼的真不是找到酉西会馆,而是酉西会馆的破败之相和沈从文住过的“窄而霉斋”的“窄”和“霉”的程度,远超我想象的极限。当初沈从文自己描述的在酉西会馆的种种遭遇已足够寒碜,眼下这个会馆中的大杂院可以说就是一个垃圾场,其脏乱差数倍于沈从文笔下的那个住着很多客人,且有饭菜之香的地方。可即或差到不忍目睹,这“垃圾场”还住着好几家人!


在这个真正“窄而霉斋”中,我们只得侧身入内,横着就进不去。屋内被隔成三间,中间是沈从文住过的,两边是饶先生和他二哥住。进了饶先生屋内,首先就是刺鼻的纸烟味,呛得我这个有四十年烟龄的烟鬼都有点扛不住。屋内三张椅子,一张席梦思直接就搁地上,看得出,饶先生不用上床,回家直接倒下去就能入睡。


饶先生祖父大概和酉西会馆管事的有点亲戚关系,在这里谋了份差事,这一干就把根拔到了北京,生下了小饶的父亲,然后是小饶。算下来有三辈人了。也就是说,小饶的祖父应该见过沈从文,并体验到他所受过的凄苦。也许那天郁达夫敲开酉西会馆大门就是饶老爷子给开的门。也许他还见证了一个已经蜚声文坛的大教授和一个刚来北京与作家八字没有一撇的湘西小兵友谊的开端。自然,也许什么也没见着。当时酉西会馆常常聚集一大帮从湘西到北京来“谋求大业”的人。有革命党、辛亥斗士,搞暗杀的江湖英雄……沈从文作为一个柔弱贫寒且低调的人,可能还入不了饶老爷子的法眼。


但就是在这里,奇迹发生了。沈从文借此平台,在附近北大蹭课,在农大蹭饭,在会馆赊账,在燕京、清华、中法等大学求学,在银闸、沙滩、中老胡同、蜡库许多这样的会馆和有识之士交往。从22年到北京,经过一年多奋斗,24年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到30年就已经是京派领衔作家了。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作品都是第一个十年出产的。先生成长之快,影响之大,超越所有人的想象。即或是现在,老先生的价值依然未被充分认识。他立志建立的“人性的希腊小庙”是从人类未来俯瞰社会人生所怀抱的远大目标,具有人类整体高度。


听着小饶一口纯正地道的京片子,怎么都想象不到他就是吉首人。更想象不到的是在北京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弄堂里,竟然还有贫困到如此境地的人群。都市赤贫的可怕程度远高于边远山区的贫困。那里至少还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为伴。而这个地方,看着别人起高楼,住华堂,挽美女而“佐餐”雾霾和喧哗,真的是“窄而霉”啊。


十点多钟了,和颜家文老师与饶先生握别。他还真有湘西人的古道热肠,一直送到大门外。被烟熏得沙哑嗓门儿咕嘟出纯粹的京片子:“改日换了房,到老家去看看”!这话真让人心酸。



上一篇:缘分
下一篇:路乡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