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凤飞文苑 -> 正文

感谢收纤铺—纪念沈从文诞辰110周年、《湘行书简》问世78周年

作者:吴恒忠  来源:武陵山苗族网   时间:2014-09-29  点击:

    收纤铺,在沅水边。是一个小得在县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

 

    《沈从文的那条河---〈湘行书简〉探秘》已经出版发行一年多了,不知道是痴迷,还是眷恋那条河的事事物物,我却一直还沉醉在那条河里。我在那本书中曾说:“一个湘西人,走在这条河上,我常常热泪盈眶!”“沅水,是一条思想的、湘西历史的、彰显着人性光辉的美丽河流!”我认为“不读沅水,不言知从文;不读从文,不言知湘西!”这是我最深情的表白。

 

    这些年,我选择了追溯沈从文足迹的方式去领悟他,去参透他,去祭奠他。于是,我选择了走沅水线路去触摸沈从文的“水智慧”和“人性思想”。事实证明,我的选择丰富了我的人生,慰藉了我的灵魂。要感谢的人很多,要感谢地方也很多。今天,我感谢那个让我砰然心动、相见恨晚、终生难忘的----收纤铺!

 

    2009年2月12日,我第三次过这个地方时,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叫收纤铺,是剪市镇旺家庄收纤铺第五组,桃源县的地盘。1995年这个地方还有十户人家,清一色的吊脚楼,1996年一场大水后,都陆续搬走了,只剩下郭再生老汉(时年72岁)一家,父子俩靠打渔为生,每天上午儿子送鱼到桃源去卖,老郭在家修补鱼网,日子过得有板有眼。

 

    收纤铺教我学习“水”。沅水“上捍云贵,下敝湖湘”,自古就是连接中原地区与云贵高原的水路要道。上至云南、贵州,下至重庆、上海,常德、武汉、杭州、贵州等地过去都有“麻阳街”就是一个力证。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还有三十万船夫这条河上生活。沅水是一个美丽夺目的母亲,但同时又是一个对儿女苛刻了又苛刻、严厉了又严厉的母亲! 收纤铺岸边的原生石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船篙铁钎戳成的大小石眼。他们有一个名字叫“蜂窝岩”,这是行船上滩时,纤夫背着纤索匍伏爬行在岸边悬崖的小道上拼出一番力气与恶浪角力,船上,船工们全神贯注、拿准时间和力度把竹篙撑向岸边的石头,天长日久,石头就形成了蜂窝状。收纤铺的石眼、石洞、石级,真实地刻录了湘西大山的伤痕、沅水的记忆、船夫的辛酸。哪一个历史学家来考证记录了这险滩的长度、石窟形成的久远?没有人知道这里打翻了多少船只、留下了多少壮烈悲惨的故事、断送了多少水手和纤工的性命、洒下了多少妻儿寡母的辛酸泪水……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沅水留下的能够唤起我们对久远的记忆、呼出我们灵魂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蜂窝岩是湘西先辈们用智慧、胆识、身体和力量拼杀的疆场,是湘西人在一个长长的岁月里,用血、用汗、用泪水和灵魂浇铸浸润而成的一块块活化石。收纤铺的“蜂窝岩”,是沅水的地标石、湘西的英雄碑、船工的墓志铭!

 

    记得那一天,一切如约而至。当我和一只装上了机动马达的桃源小舟驶入这一河段时,我被这一块巨石震撼了。这不就是一块彰显了沅水伟大母亲河个性与博爱的无字丰碑么?!这些密密麻麻的篙眼似乎在表白什么、倾诉什么?它们似乎在对我说:“你不明白么?我们是天上散落的星子,是远去的那个人、一只船……是远去的那个人、一只船!” 难怪,两千多年前,那个腰系配剑、长袖拭泪的楚国忠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沅水上扼腕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湘西的自然之美、历史的痛,可以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沅水是一条曾被沈从文誉为“满眼是诗”的河流。沅陵以下的五强溪、凌津滩水电站建成,伏波宫毁了,鸭窠围淹了,吊脚楼拆迁了,“十分钟下二十五里青浪滩”的情形和“三垴九峒十八滩”已不复存在了……但是,从桃源到凌津滩电站四十公里的河段,因未受上游两个大水电站蓄水的太大影响,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河道面貌,不仅水质清澈、风景秀丽,且有各种水鸟栖息,青桩鸟、野鸬鸶鸟、白鹭、野鸭子、水葫芦……等各种水鸟。个头最大的是青桩鸟,翅膀颜色灰白相间,常单独行动,飞翔动作线条优美、潇洒飘逸;野鸬鸶鸟常六只八只,成双成群,米黄色的鸭状嘴,黑色发亮的羽毛,不太惧船怕人,待人、船靠近时,各自贴着水面起飞,拔起一串串水花,飞升到半空当中,实在美艳动人;水面上多见一种成群的水葫芦鸟,比普通水鸭要小,人、船靠近时,有的扎个猛子倾刻间又浮现在不远处,有的则拍着翅膀,故意用脚丫子挑起十几个水花,也不升空,落在了一丈开外。

 

    收纤铺教我认识“人”。一是认识沈从文。他是“人性的歌者”,我在《一本书、一条河、两个人》访谈中曾说过,沈从文代表的是人类的良心;二是教我认识湘西人。湘西的苦难与伟大可以在收纤铺这个地方得到佐证。从文对湘西人的讴歌,又可以在《湘行书简》找到线索,那就是麻阳水手和麻阳船。此外,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收纤铺似乎还让我明白,人和人类认识自身,是人和人类一个永远的主题、永恒的难题。

 

    收纤铺让我加深了对《湘行书简》的理解与热爱。《湘行书简》是沈从文在新婚后不久,因母亲病危回乡探母时,在沅水的一只小船上写给新婚妻子张兆和的一束书信和画作。文学评论家们也许应该好好评价《湘行书简》在沈从文作品中的位置。她何止只是张兆和先生的专利读物?《湘行书简》是世间最美的情书,是一组美得纯粹、美得自然、美得醉人、美得动人、美出智慧的图画与文字!

 

    收纤铺的地理人文,美不胜收。这一带呈丹霞地貌,方圆两公里,有营盘洲、七星岩、马石、马援石室、象鼻石,还有“先有渔仙寺,后有桃花园”的渔仙寺。应该为收纤铺申遗或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1月13日,沈从文船行到这个地方,作了一幅画,取名为“曾家河下面一点点” ……五天后,他在收纤铺上游几百里一个叫横石的地方写信告诉新婚妻子:“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

 

    收纤铺作证。沈从文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

 

 

 

 

 

 

 

上一篇:志明二三事
下一篇:猪油拌饭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