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马媛  来源:   时间:2006-10-26  点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湘发20058号)文件下发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求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领导高度重视,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的专门机构
     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2004年7月,在学校第三轮机构改革中,将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从原政法学院独立出来,设立为学校的二级教学机构,专门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了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与学院的长远发展,2005年5月,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游俊同志亲自分管该院工作。游俊书记、刘靖副书记亲自参加和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孟昭武同志亲自担任该院学科带头人,多次深入课堂,深入该院指导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教务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的领导多次参与该院的教学和教研活动。
     明确学科目标,学科建设获得历史性突破
     在中发200416号和湘发20058号文件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学科研究,在很短的时间内,明确了学科建设的目标。该院根据老师们长期积淀的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点为突破口,凝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与民主法制建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学科研究方向。培养和选拔了学科带头人和方向带头人,并于2005年成功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的学位授予权,从而实现了该院学科建设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突破。
     强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该院不断强化课程建设。
     其一,课程设置完整。目前该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课程均严格按照中宣部、教育部“98方案”的文件规定进行设置,在大学生中开设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在研究生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教育》四门课程。
     其二,教学时数饱满。各个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基本上按文件精神的要求安排和执行。
     其三,教材使用规范。该院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从2004年秋季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统一使用国编教材,并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基本建成了基本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示范片等电子音像制品相结合的立体式教材体系。
     其四,重点课程正在建设。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处于新旧体系转换时期,中宣部、教育部20045号文件规定从2006年秋季开始启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该院将紧跟中央改革步伐,做好各种准备,顺利启动新的课程体系。该院正在规划、建设一批“精彩一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作为校级“十一•五”期间的精品课程申报并进行重点建设。
     其五,形势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形势政策课已提前纳入课程体系改革,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学时、考核等均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从2005级新生开始,形势与政策课正式排入课表;在老生和研究生中分别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列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
     优化师资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该院以人才强院为宗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2004年7月学院独立时,教职工总数34人,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讲师15人,助教8人,其中硕士5人,本科29人。两年来,该院通过培养和引进,到2005年12月,高级职称教师由11人增加到16人,高职教师比例由32.25%上升到39.02%,其中教授从1人增加到3人,副教授由10人增加至13人;高学历教师由5人增加到19人,高学历教师比例由14.7%上升到46.34%,其中博士2人,硕士17人;此外,还有2人博士、9人硕士在读。
     今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该院拟进博士2名,硕士4名,培养教授2名,副教授4名,选送2人报考博士,2人访问学者。计划到2006年底,院里师资队伍从数量上将达到46人,接近全校专任教师的6%,实现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更加优化,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知识素质更加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
     建设网络德育基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该院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借助网络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建立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网络德育基地,开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律在线”、“哲学园地”、“心灵之约”等栏目,利用网络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教学与交流,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巩固课堂教学的理论成果,拓展新知识和新信息,介绍最新的理论动态和大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等等,有效地加强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推进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平台
     该院紧扣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精神,把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和实践教学计划,把实践教学排进总课时(每门课程6个实践课时),实践教学考核成绩进入学生总成绩(占总成绩10%)。各教研室以实践教学为主题进行多次研究,并制定出了各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按相关课程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实践教学基地、怀化芷江受降纪念馆实践教学基地、桑植县贺龙纪念馆实践教学基地和保靖县堂朗乡扶贫支教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拨付了专门的实践教学经费,为该院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该院充分利用周边各种有利条件,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边探索、边总结,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年5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六十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教师带领学生到怀化芷江受降馆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10月,教师带领学生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观考察,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12月,该院会同法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一道,在保靖县堂朗乡进行扶贫支教,送法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文艺下乡,和法学院一起为堂朗乡小学捐赠了5000元现金,赠送了1000套课桌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地区贫困的现实,激发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次活动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湖南省电视台政法频道、湘西电视台、吉首市电视台、校电视台、校报等媒体都给予了报道。12月26日思想品德课教研室带学生去吉首监狱进行法律咨询和参观考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2005年下学期张家界校区组织学生到慈利县零阳小康镇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形成了实践教学的理论文集。目前该院正在积极加强与吉首雅溪民营小区、吉首监狱、吉首林木山小康村、吉凤工业园的联系,为新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开拓新的空间。
     实践教学的推进,为大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广阔舞台,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以质量求发展,教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该院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依托,以教研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的,狠抓质量建设。
     第一,以教研促教改,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学研究方面,一是教研活动制度化,部领导每两周研究一次教学工作,教研室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二是教研内容专题化,各教研室根据各课程的特点,对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环节逐步进行了研究;三是教研活动的方式多样化,有集体备课、专题研究、听课评课、教学比武、观摩教学,从活动范围看,有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研活动、有以校区为单位的教学活动、有两校区之间的交流、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等。
     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改革发展,该院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在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老师们积极申报教改课题,撰写教研论文,取得了一批成果。获教育部规划教改课题1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3项,一般教改课题15项,发表教改论文16篇。
     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获得教育部“精彩一课”奖1项,“两课”教学实效性优秀调研报告奖1项,全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精彩一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公开课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优秀教研室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05年4月被评为吉首大学先进教学单位,哲学教研室被评为优秀教研室。多人次在学校教学比武、教案评比、作业批改中获奖。在多媒体课件方面,获全国多媒体课件优秀奖3项,省级多媒体课件二等奖1项,获学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2项,并荣获集体组织奖。目前该院老师80%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第二,以科研促教学,办学层次得以提升
     学院以科研为依托,引导老师们围绕学科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围绕民族地区现代化,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各级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规划课题3项、省级课题25项、校级课题40余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省高校工委课题2项;校级课题15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家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6篇,在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30余篇被《高教文科文稿》、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12部,主编各类教材、辞典、文集、教参30余本。获社科规划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科研的团队精神逐步形成,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科研工作促进了学科发展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原来该院只承担本、专科生的思想政治公共理论课教学,随着学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增加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2005年,该院成功申报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点。2007年,硕士点正式招生,该院将成为具有本科教学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院。
     2006年3月27日至2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组成的督查组一行五人在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唐展生带领下来我校督查评估学校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省委8号文件的情况,对该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行了全面指导检查,召开了有学院教师参加的座谈会,唐展生委员亲自随机听取了学院青年教师尤中琴的《法律基础》课,全面查阅了学院的教学文档资料,对该院贯彻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对尤中琴老师的讲课非常满意,使该院领导和老师深受鼓舞。
     在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借“迎评促建”之东风,以省督查组指导督查为契机,加强建设,加快发展,全面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