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技革命风起云涌,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知识时代,当代高校“育人才”和“做学问”的双重功能与价值正日益凸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中教学与科研,构成了一对最为强大的逻辑关系。一个不做学问的大学绝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大学,一个不做学问的高校教师更是一个不合格的高校教师,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必须以学术科研作为其根本动力源。
教学与科研从来都是一个统一体,高校工作最大的着力点,应该致力于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从以上视点出发,笔者对学校及校科技处所推行的“科研促教学工程”深以为然,力求从教学“五维”视角展开,阐发科研对教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高质量、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应该是一个高效而完善的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的形成,尽管可以有不同的途径,甚至有着不同的涵容量和侧重点,但也应拥有其共同的架构和基本模块,笔者将其概括为:“专业的深度,知识的广度,底蕴的厚度,学科的高度以及课堂的效度”五个优质要素,而这五个优质要素的成功构建,无一不需学术科研的充盈与擎托,作为其生发的动力源。
1、专业的深度:专业凝结了其相应学科集群的各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形成,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前人依靠前赴后继的学术科研长期累积而成,这些知识体系的积淀和形成,凝结了我们先人们的光辉而灿烂的科学思维和智慧。专业的深度,代表了本专业知识体系掘进和贯通的程度,没有执著的科学精神,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很难窥之堂奥的,尤其是作为生命科学的医学,其生命与疾病机制艰深入微的“细节”,如果没有纵深的专业知识作后盾,这样构筑起来的医师职业培训体系必然缺乏应有的严谨和坚实,因而是弱不禁风的。因此,专业的深度,佐以森严的管理体系,对之医学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涵义。在医学教学中,知识的“深化”和“细化”必须达到相应的水平,尤其是知识点的融通,思维的宏微观转换,决定了其专业素质的成败。
而学术科研,恰恰提供了专业深度掘进和专业细节贯通的最大动力,专业造诣的精深程度必须靠学术科研来涵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薄书教厚”,“厚书教薄”的轮回,例如,对于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其相关机理,涉及的相关学科众多,牵扯的知识点十分驳杂,其发病“近因”教材上有详尽答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学习。不仅如此,其发病“远因”教材上还是空白,笔者以此作为研究课题,从进化论视角,提出了“生命总资本”的概念,用于对其发病原因的深层阐释和推理,并提出了治疗的大思路,近几年,在课程体系中,频繁地引入了发表于《医学与哲学》和《医学与社会》四篇相关论文的内容,大大深化、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
2、知识的广度:知识的广度,正是大学之为“大”的特征之一,成功的大学教师必须为他的学子提供足够的知识信息量,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学科,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容量太小,也就失去了由“一桶水”浓缩为“一碗水”的大前提,更失去了在知识海洋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一份从容和淡定,更为重要的是,学科专业的综合化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之一,知识模块间的碰撞和交集,将会产生更新更活的新的知识形态。知识,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广度,才能形成“网络”,也只有结成了网状的知识才是更系统更功能化的知识,因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课堂上,才能涉猎古今,旁征博引,也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可以拓展新的思想空间。
笔者曾经在中医药理论和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结合部作了为期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发表了1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这些学术成果,最终从微观上构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典课程,并且打开了学院课群组合的改革之门。我院解剖学教研室的古人类学研究,也具有独特的研究切入点,这些研究成果的精华,我们都注意整合进相关课群中,不仅大大延伸了学生的课堂思维视角,也使我院的微观课群改革具有自己的底色和内涵。
3、底蕴的厚度:丰厚的学养,必须靠不断的积淀,这种积淀,绝不是朝夕之功的堆积,而是靠“水滴石穿”的修炼,正如武侠小说所描绘的那样,高强的武功和高明的剑法都必须以正宗的“内功心法”为根基,教师的功底尤其是医学教师的功底,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积累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完成“厚积薄发”的质变,也才使自己的教学提升到较高层次和境界“教书匠”和“大师”之间也许只有1%的差别,这1%恰恰构成了大师的特质,这个特质就是“积淀”,就是底蕴,就是那么一份对知识拥有的自信和气度,对知识扬弃后的一份“练达”和“举重若轻”,也才能达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至上境界。如果将教师的作用比做“弓”,而学生就是这张弓弦上的“箭”,箭能够射多远,取决于教师这张“弓”的力度,因此,教师的学术功底厚,才能将“箭”射得更远,学术的发展后进和潜能也就更大,而要达到以上境界,学术科研是最大的原动力。
4、学科的高度:学科的高度“高”在何处?笔者有以下认知:其一,高立足点。有了学科的依托,它就是一个群体,一个结构化了、体系化了的团队,学科体系内,代表了该学科的最高水平,充分体现了学科带头人在内的所有团队整合后的群体力量,因此,每一位教师的背后,应该站着一个整体学科群体,就像踢足球一样,教师所完成的“临门一脚”,包含了整体队伍的“贡献”,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流畅而高效的整合机制,将每一位教师的研究成果畅通地转化到教学体系中;其二,高视界。就是直击学科前沿,追踪本学科新进展、新动向,及时在教学体系中注入新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确保学生们摄入的知识,不致于陈旧和过时,教学水平的高低,往往就是教学视野的“较量”,低层次、低境界的教学,往往将教学的主要认知点放在了课堂语言是否精美,课堂技巧是否到位,课堂要素是否优质等方面,这一切当然是必要的,但这远远不够,实质上高层次的教学,背后往往就是学科高度的较量,即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也!其三,高境界,高境界的教学应该是“智慧型”、“思考型”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将教师本人的科研历练、科研思路纳入到教学知识体系中,使学生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总之,学科高度的实质就是以科研为支撑,以学科为背景,以学术为动力,以创新为后盾。
5、课堂的效度: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的主平台,一堂课成功与否,靠课堂效度去衡量,这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教学魅力或曰对学生的吸引程度,一个教师,如果不能依靠教学的魅力吸引学生,是不能称之为成功的,尤其是当今学生,其智力特征和心身结构较之80年代以前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代年轻人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他们活泼好动,他们见怪不怪,他们是被电视和互联网“惯坏”的一代,他们习惯了跳动、形象、色彩斑斓的丰富画面,他们不喜欢枯燥的文字说教和千篇一律的灌输式教学,文字转换的能力亦相应弱化,他们更偏爱形象、趣味、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教学,更“钟情”具有独特风格的个性化教学,对持论新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的学者型教师比较欢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的教学体系必须大幅度的优化,尤其要从微观入手,具体到每一堂课,每一堂课的知识模块,要使教师的每一堂课,精彩不绝,亮点不断,灵感频现,要使学生的“掌声响起来”,这一切,必须靠科研提供源源不绝的优质课程元素,靠教研来更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体系真正获取向更高层次跃进的动力,从而使我们的培养体系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