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思想解放的力量

作者:未知  来源:   时间:2008-12-09  点击:

    为什么我们党总是把解放思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工程呢?因为思想是能促进事业成功的一种潜在的力量,解放思想就能充分发挥思想的潜能。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就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思想观念的力量,“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一蹙眉间,思想就跨越了千年时空,视野就延及到万里景象。就此而言,一个人的思想还真是可以无所不至,无所不能。人可以神游八荒,精骛四极。光速足够快吧?可人一眨眼,思想已经在日月间打了个来回。天空足够广吧?可人一动心,思想已经在九天外游了个上下。挟泰山而越北海,何等大的气势;舞日月而吞天地,何等宽的胸襟!

 

    人可以不行动,不说话,但不能不思想。生有尽而思无涯。人类的延续不仅是生命,而且是思想;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物质,而且是精神。在一定的时间内,人的行动只能局限于一隅,但任何时候,却束缚不住人的思想。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在狱中所唱:“休看我戴铁链锁铁镣,锁住我双手和双脚,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摧毁,但一个人的思想光芒却无法被淹没。正如夏明翰在牺牲前大义凛然地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也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精神原子弹”,把精神——思想的力量比拟成具有“原子弹”一般的威力。许多时候,思想所发挥出的威力甚至比“原子弹”还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提出了一个新观念——“和平与发展”。现在看来,这个观念再简单不过了,但却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趋势的判断的大转折。也正是这个看来简单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与“时刻准备打仗”的观念,为汹涌而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基础。既然世界大势是“和平与发展”,我们何必还要紧张兮兮地只忙着磨刀擦枪呢?正是这个对形势的新判断,促使全党全国人民埋下头来,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努力寻找和平发展的道路,从而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和平崛起。

 

    一个受到桎梏的思想,是僵化的、保守的,其想像力退化、创造力萎缩。一个地区思想僵化的后果是体制的落后、观念的陈旧、社会生活的凝滞。观念更新,万两黄金;观念更新,与时俱进。个体观念更新,改变命运,政党观念更新,永葆先进性。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个人也好,政党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只有在解放思想进程中大更新、大革命,才会有科学发展的大思路、大决策、大提速。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鼓动改革风帆破浪远航的,永远是解放思想的浩浩长风!为什么催发真理之树枝繁叶茂的,只能是破除迷信的滚滚春潮!改革的时代必定是思想充分解放的时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必定是思想高度活跃的时代。哲学家告诉我们“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思想解放的程度”。无数的先哲圣祖、志士仁人,生命早已化作一缕轻烟,而他们的思想却星辰般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照耀着人类探索真理的漫漫长路。(摘自《解放思想——人民网理论频道》)

 

 

 

 

下一篇:谈学习英语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