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歌曲、1000余师生汇聚风雨湖畔,唱响《爱我中华》,唤起红色记忆,传承奋斗精神。3月24日至4月23日,短短不足一个月,吉首大学出色地完成了拉歌任务,拉歌视频一经学校官微播出,点击量当天就突破了2万。4月26日,湖南教育电视台唱支红歌给党听热传总榜揭晓,吉首大学播放量高达58.7万,仅次于湘潭大学,位居总榜第二位。全校广大师生纷纷表示“接受了一次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
上图为我校师生拉歌表演现场
1首爱国歌曲彰显学校特色
近日,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组织指导,湖南教育电视台策划执行的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拉歌活动在湖南各大校园上演,掀起了一股唱爱国歌曲、学党史的热潮。
吉首大学接到长沙理工大学拉歌邀请后,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第一时间就召集相关专业教师开会商讨相关事宜。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唱什么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是许多人的第一选择,认为该歌曲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也特别适合学校纯真质朴的特质,可惜这首歌曲已经被别的学校采用。大家在表示惋惜的同时,又陷入了深思:“什么歌曲才能最好地突显出吉首大学的特色与个性呢?”
就在沉默之时,一名教师突然提出了《爱我中华》,与会教师几乎异口同声地唱出了这句家喻户晓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爱我中华》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音调;作词多次重复“爱我中华”,强调“五十六个民族”,表现了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心,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与吉首大学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树立各民族学生“一家亲”和“一家人”的理念不谋而合。最终,学校敲定《爱我中华》作为拉歌曲目。
一位老师自信地说:“这首深情款款的歌曲《爱我中华》,一定能将吉大师生的一片真情献给党、献给祖国。”
43个民族组建合唱团队
吉首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多,这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37%左右,少数民族种类达43个之多。而《爱我中华》又是一首强调民族团结的爱国歌曲。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多民族学生参与组建的合唱团队显得至关重要。
上图为我校各少数民族师生代表、离退休老教师代表、辅导员教师代表、优秀党员教师代表参与活动
组建令发布后,合唱团队组建速度出乎意料,短短几天时间,一支1000余人的合唱团队便组建成功,这一团队包括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离退休老教师代表、辅导员教师代表、优秀党员教师代表等。为了呈现一场唯美、高雅、极具艺术水准的合唱精品,近一个月来,全体参演师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一直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排练,周末经常排练到很晚。有的演员因为排练强度大还生了病,但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注重每一个动作细节,坚持做到最好。
音乐舞蹈学院一名参演的学生说:“音乐应该是群众的、爱国的、健康的和向上的,唱爱国歌曲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歌声获得力量和光明,获得美好生活。”
63年建校历程完美演绎
歌曲定了,队伍也齐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策划视频。视频该如何做到既要充分展示学校各族师生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又要结合学校实际鼓励鞭策全体师生奋力谱写吉首大学的新篇章?
学校党委宣传部、音乐舞蹈学院、校团委、学工部、体育科学学院、离退处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商讨相关事宜,大家一致认为,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经典爱国歌曲传唱中要融入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动态、发展特色等,这样才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度。
最终制作的视频中,不仅有声情并茂的声画演绎,生动表现了吉首大学师生唱响《爱我中华》的壮观局面,还配有学校宝贵的历史画面,再现了建校之初简陋的学习环境下,我校学子如饥似渴的学习场景;见证了学校开启委省共建新征程,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荣升一本等辉煌时刻;还有学校主动对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成立、成功发布《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蓝皮书、万名师生走进武陵山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和对口帮扶等画面频频出现;特别是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站在玉虹桥上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
当天,吉大人的朋友圈被这个视频刷屏了,广大师生纷纷点赞“听得热泪盈眶,爱我中华,为母校点赞”“好美,好盛大,好壮观,为吉大点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
学校通过精心挑选歌曲,用心策划和排练,将拉歌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运用故事化表达,让该活动成为一次特殊的“思政课”、一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课”。
学校师生纷纷表示,在铿锵有力的旋律中,在团结向上的歌词里,他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力量,进一步了解了新时期吉大人的责任和使命。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